中央空調市場中陷入價格戰的單元機組
據《2018年度中國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度單元機組市場占有率超過20%,同比往年增長率超過15%,是全國中央空調市場中除多聯機組外,占比第二大的產品類別,而且通過對近幾年單元機組市場容量的對比,單元機一直保持著比較穩定的占有率和增幅。
1.在整體中央空調市場放緩步伐的當下,多聯機組市場增長遭遇阻礙,單元機組無疑成為不可忽視的寶藏市場。其實,大部分主流品牌也看到了單元機組市場的機遇,尤其是大型項目市場競爭激烈,中小項目市場成為品牌提升規模的重點市場,小型商業場所、餐飲、娛樂、賓館等單元機組產品有一定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家用中央空調市場的發展,對單元機組產品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介于中央空調和家用空調之間,屬于多聯機和傳統家用中央空調的折中型選擇。
因此,可以看出近年來,同質化或者說沒有什么技術優勢的單元機組產品本身也在進行升級和變革,從傳統壁掛機衍生而來的單元機,經過發展無論是技術還是外觀上都有了質的飛躍。變頻化、市場細分化、更靜音、更舒適、更智能化的技術被應用于單元機產品力的提升中。不僅僅是國產品牌,日韓系品牌包括傳統水系統品牌都在發力。諸如國產品牌美的TR系列直流變頻風管機、海爾一體化設計的蝶翼暗藏式風管機、海信中央空調有凈化功能的變頻R+系列,日韓系品牌大金推出的3D氣流風管機、日立UX變頻系列風管機、東芝DI系列空調、三菱重工海爾推出的緊湊型風管機、三星的360圓形嵌入式機組以及Wind-FreeTM沐風單向氣流嵌入式產品,傳統水系統品牌麥克維爾推出的變頻單元機、約克YRFC臥室專用超薄超靜音室內機等等。此外還有細分空間領域,部分品牌推出過店鋪專用、臥室專用、廚衛專用客餐廳專用、衣柜專用系列等等,從趨勢來看,單元機的類別和附加功能都越來越豐富。
2.從市場表現來看,國產品牌是單元機組市場的主力,畢竟性價比是單元機組產品最大的競爭優勢,但這同時也成為發展的桎梏,這也是為什么日系或其它外資品牌在單元機市場或多或少有些束手束腳的原因。同時,渠道也是單元機發展的助力,國產品牌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外品牌想要在這塊市場施展拳腳,價格和渠道都是繞不開的且必須解決的難題。據艾肯空調制冷網統計,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品牌占據了風管機市場六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格力、美的領銜,還有一些原家電系品牌如奧克斯、海信、志高、科龍、TCL、長虹等也在單元機市場有所作為,可以說,國產品牌在風管機市場占據絕大部分市場。為什么日韓系甚至歐美系仍想要擠入這片市場,在產品研發和推廣方面下足功夫,說明單元機組市場有廣闊空間。通過對渠道的走訪,我們也了解到部分日系品牌的單元機在價格方面無法和國產品牌抗衡,大都采用的是搭配銷售的模式,與傳統家用空調組合或者與多聯機組合;還有在細分空間的應用,如廚房、衛浴、衣帽間等空間。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輕用戶對個性化、時尚化空間的需求,一些外觀精致、獨特的單元機產品諸如三星的360圓形風管機也受到商業店鋪、餐飲、辦公室等用戶的歡迎。
但我們也應該理性地認識到,單元機的存在感仍是由價格決定的,至少目前的市場環境就是如此。如果小型多聯機價格走低,或者單元機和家用空調的價格也拉開差距,單元機的優勢迅速削弱,這也是除國產品牌外的外資品牌在單元機市場難以耕作的最大原因,畢竟價格方面和國產品牌想必是弱勢。同時隨著中小型商業空間可以選擇的產品類別也逐漸增多,介于大匹數和小匹數之間的機型也越來越豐富,單元機的發展空間還有待商榷。對于品牌來說,完善的產品線有助于提升其在各個領域的競爭力,對于渠道來說,逐利仍是本性,而單元機產品的利潤率相對較低。未來的單元機的市場走向,隨著變頻化的普及,或許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價格仍是最大的桎梏,品牌和產品更應該找到更適合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空間。